-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版面费[04/29]
-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投[04/29]
-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数[04/29]
-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期[04/29]
培养一个大学生,到底要花多少钱?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校涨学费,正在进行时。 10月14日,四川省教育厅提及关于本省公办高校涨学费的相关信息,其中透露,力争在2022年3月春季学期向社会公布调整方案,2022年9月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高校涨学费,正在进行时。
10月14日,四川省教育厅提及关于本省公办高校涨学费的相关信息,其中透露,力争在2022年3月春季学期向社会公布调整方案,2022年9月秋季新学年实施新的学费标准和政策。今年关于高校学费上涨,四川省并不是首例,早在8月份,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发文,调整安徽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河南、山东、辽宁等多个省份高校也宣布了学费上涨,幅度多在20%-35%之间,从2021年秋季新入学新生开始实施。
在学费上涨的同时,教育成本增加的问题随之得到社会广泛的讨论,不少人不免感叹道:“读大学花的钱越来越多了”。在新学费标准实施的首个学期伊始之际,无数大学新生刚跨入大学校门、在社会舆论对高校收费标准不断提高表示质疑之际,不妨计算一下,培养一个大学生,究竟要投入多少教育成本?
受教育者的成本
大学生的培养,是国家、高校、家庭三方的合力,因此,关于教育成本的计算公式,可设定为:教育成本=受教育者的成本+教育生产者的成本。
对受教育者而言,其个体消费成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其中学费是教育成本投入的一大构成要素,学费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本投入的多少。
而中国高校学费制度也经历了不小的变迁。
扬州大学王莉老师在《我国大学学费收取问题探微》一文提到,在20世纪30年代,培养一个国立大学的大学生4年学费为80银元。按陈明远先生所做的研究:30年代银元1元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力,大约是1块银元可以买6斤猪肉。折合到今天,1银元大约相当于人民币90元,在过去30年代的时候,培养一个大学生的家庭成本约7200元。
自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中国高校都是实行免费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大学本科逐步开始收取学费,目前,我国大学的学费政策一直遵循1996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原则,规定“高等学校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我国公立高校的学费标准一直在此规章制度的框架下上下浮动。
2006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孙继业指出中国高校学费20年前涨到200元,1995年涨到800元,2005年再涨到5000元,近20年的时间里上涨25倍。虽然公立高等教育学费标准近年来一直在攀升,相对于日益增加的整体培养成本而言,我国大学收费仍然处于低学费状态。
并且,自2005年之后,大学本科学费基本没有比较大的上涨了。今年的上调,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一次微调,据四川省教育厅公布,四川省公办高校仍然执行的是2004年的收费政策,平均学费4511元,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排在第23位。其他公开资料显示,安徽省现行的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主要制定于2000年。也就是说,安徽省到目前为止高校学费已有20年没有调整过。河南省高校学费有15年没调整过,辽宁省高校学费有10年没有调整过。以下是部分省份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

从中可见,除费用较高的艺术类学费外,现阶段高校全日制学生的平均学费大致在5300元左右,住宿费约为1262元。
除了学费和住宿费之外,生活费是大学生活最大的开销了,据腾讯教育——麦可思大学生消费情况研究数据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花销(不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在1001~1500元的占比最高,为33%;花销为1501~2000元的大学生比例也较高,为24%。有18%的大学生每月花销在1000元及以下。以占比最高的33%来算,取其最高值,一个学生月消费大致为1500元。
因此,保守估计一个学生个人四年所需费用至少为10万元左右。
教育生产者的成本
除此之外,还有教育生产者的成本,即国家和高校所付出的成本。依照2005年6月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高校教育培养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构成。
而要计算培养一个学生国家和高校所花费的成本,则还需了解生均培养成本,即高校培养一个标准学生的平均成本。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jldxxbzz.cn/zonghexinwen/2021/1104/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