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版面费[04/29]
-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投[04/29]
-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数[04/29]
- ·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期[04/29]
计量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计量方面(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7 “Prior works”界面截图 相信大家也猜到了,点击“Derivative works”,可以看到引用了上述图像文章的文献,容易掌握最新动态。 玩法与“Prior works”类似
图7 “Prior works”界面截图
相信大家也猜到了,点击“Derivative works”,可以看到引用了上述图像文章的文献,容易掌握最新动态。 玩法与“Prior works”类似,但省略说明。
图8 “Derivative works "界面的屏幕截图
只要找到这个领域内的权威综述就能找到这么多信息。 可以说是文献调查的神器,请试试。
2. CiteSpace
(1)前言
官方网站: http://cluster.cis.drexel.edu//~cchen/citespace /
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超美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 可进行作者、机构或国家合作网络分析,主题、关键词或WoS分类共现分析,以及文献、作者或期刊共现分析等。
)2)使用方法
CiteSpace当前更新为5.8.R1版,下载地址为https://citespace.podia.com/courses/download,注册登录后您具有下载权限。 Windows用户可以下载CiteSpace.5.8.R1-installer_exe文件。 这个版本的软件内置了Java,不需要单独安装。
Mac用户提前下载Java,下载" 5.8.R1.zip "解压缩后双击" CiteSpaceV.jar "即可打开软件。 (顺便说一下,CiteSpace对Mac用户不太友好,所以建议尽量在windows系统上使用。)
CiteSpace软件下载界面,图片来源: CiteSpace官网截图
如何安装Mac系统citespace citespace支持源数据分析,如wos/scopus/lens/mag/CSCD/cssci/PubMed。 这里也以从Web of Science导出的文献信息为例,检索文献的“全部记录和引用的参考文献”
文献信息提取格式,图源: Web of Science官网截图
每个导出的txt文档都有一个前缀download_。 创建两个名为" data "和" project "的新文件夹,然后将导出的txt文件拖动到前者。
为CiteSpace分析命名文献信息文件
打开CiteSpace,单击" New "导入数据,在显示的对话框中命名分析任务,设置结果存储路径、数据源路径,然后选择源数据库。 这里是默认的WoS。
CiteSpace文献信息导入步骤、图源: CiteSpace操作界面截图
导入数据后,请完成时间片和节点类型设置,然后单击" GO "开始分析。 这里,从检索到的文献信息中,以时间片的跨度为1992-2021,以关键词(Keyword )为节点进行分析。
CiteSpace文献关键词贡献分析,图源: CiteSpace操作界面截图
可视化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列出了一些可视化常用的快捷功能。 大家可以调试。 如果需要调整图像,可以在“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中调整参数以使图像更漂亮。
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图片来源:操作画面截图
CiteSpace作为集可视化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数据挖掘算法于一体的工具,功能强大,小编也只是做个入门级介绍,更多的玩法需要大家亲自探索。 此外,CiteSpace更新频率很高,每个版本都有使用有效期,但很多时候网友反映最新版本有不少错误。 大家下载一个好用的版本,使用时修改电脑系统的时间就可以了。
5. CiteSpace中文版指南(URL:http://cluster.I school.drexel.edu/~ cchen/citespace/manual/citespacechinese.pdf ) )
)3)优缺点
CiteSpace功能多样,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分析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但同时对操作环境和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中的bug不少,需要一点耐心。 比较起来,如果挖掘的内容不是特别深的话,Connected Papers就足够了。 有了这样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就可以迅速找到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论文。
这里是投必得——全专业顶级论文润色专家,如果有论文润色发表的相关问题可以和我讨论。 我们的下一篇文章是再见~

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区别?
中文核心期刊一般指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指导图书馆文献采购。 《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基本包括我国文献计量单位中的科技类核心源刊和社会科学类统计源刊。 它是核心期刊评价和论文统计分析的数据源基础。 我国核心期刊(选定)数据库覆盖范围大于中文核心期刊。距离地球215亿光年的光真的会消耗215亿年时间到达地球吗?
看看参照物是什么。 从地球来看,光确实要运行2亿1500万年之后,地球上的观测者才能看到。 光年是距离的单位,但同时也对时间有反应。 凝视星空,就是凝视过去的宇宙。 你看到的是2亿1500万年前这颗恒星和银河的样子。 那个现在可能不存在。 可能变成了超新星。 可能变成了黑洞,但是看不见。 你看到的是过去的状态。 但是,如果参照物是光子本身的话,假设有一个以光速前进的宇宙飞船,坐在宇宙飞船中,2亿1500万光年的距离,就像是瞬间到达了地球。 这是广义相对论。 时间会变化。 光速时,时间无限变慢,为零或接近零。 也就是说,只要你和光同行,瞬间就能走2亿1500万光年的距离。 但是,如果用外面的物体进行观测,到发出这个光需要2亿1500万年!文章来源:《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zgjldxxbzz.cn/zonghexinwen/2022/1213/1090.html